14. 1961年-《南極條約》生效
2025-07-11 06:38:19

  “現在都在爭論美團和滴滴做打車,誰更有優勢的問題。

在地鐵站台或者車廂裏的時候,小財女經常遇到要求掃碼的創業者,“您好,能加個關注嗎?我正在創業”,每一次,小財女都會委婉拒絕,這些創業者也沒有過多糾纏,會轉身走向下一位。捫心自問,如果當時是我們身處那節車廂,我們會站出來嗎?這不禁讓小財女想起了在網上看到的一句對此事的評論:最熱心的永遠是網友,最冷漠的永遠是路人。

14. 1961年-《南極條約》生效

期間,女孩欲報警,但被男子搶走手機,更過分的是,在地鐵到站時,男子將女孩手機扔出,並將其活生生推出地鐵,敲黑板,推出時間是地鐵關閉的那一瞬間。在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,在他們發生衝突時,眾人如看客般在圍觀,有人錄視頻,有人打電話報警,卻沒有人能站出來,拉開他們。在地鐵裏麵辱罵、推搡、搶手機就是錯了。

14. 1961年-《南極條約》生效

如果這兩個女孩沒有上地鐵推廣掃碼,或者這一切都不會發生。 事情就是這樣一件事,接下來,讓我們好好來聊聊這件事情的源頭——地鐵掃碼。

14. 1961年-《南極條約》生效

有意思的是,2016年12月,《人民日報》曾刊文評論“地鐵掃碼”:像朋友在地鐵裏遇到求掃碼的“創業者”,隻求掃碼博關注,不靠產品贏口碑。

對於17歲男子,他的做法當然不對。這類情況一旦出現,會導致你身邊的人紛紛質疑,“這家公司能不能行?”“CEO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什麽?”懷疑的聲音悄悄潛入員工的耳朵,甚至董事會成員的心裏。

第二課:產品優先於指標經常和董事會溝通還不夠,如何溝通也很重要。”這些說法的可信度都不太高,隻是人在特定情況下的自動反應,讓你看上去好像一切盡在掌握。

你可以提前分發相關材料,將錯失季度目標定為會議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。記住,董事會會議是為你,而不是投資人服務的。

(作者:靖西外圍)